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金玉瞳TXT下载 >> 金玉瞳章节列表 >> 金玉瞳最新章节

正文 我的收藏故事

作者:喜欢雨中行 下载:金玉瞳TXT下载
    有关收藏的一些小故事,看完书的兄弟可以欣赏一下。】

    近来,收藏品市场风生水起,不要说名画、古瓷等高档收藏品,就是与普通市民关系密切的邮票、钱币、电话磁卡等,各个品种的身价像孙悟空翻跟斗似的一个劲地往上蹿,有些高得离谱,令人吃惊。

    于是,聊起收藏,有朋友、同事会开玩笑地问:“这下好了,你搞收藏赚大钱了吧?”

    我往往一笑了之。

    我一直喜欢收藏:邮票、钱币、电话磁卡、电影连环画……可以罗列出许多;从时间上讲,跨度近40近来,收藏品市场风生水起,不要说名画、古瓷等高档收藏品,就是与普通市民关系密切的邮票、钱币、电话磁卡等,各个品种的身价像孙悟空翻跟斗似的一个劲地往上蹿,有些高得离谱,令人吃惊。

    于是,聊起收藏,有朋友、同事会开玩笑地问:“这下好了,你搞收藏赚大钱了吧?”

    我往往一笑了之。

    我一直喜欢收藏:邮票、钱币、电话磁卡、电影连环画……可以罗列出许多;从时间上讲,跨度近40年。由于是业余爱好,只要自己喜欢,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买一点,而且只买不卖,闲时把藏品拿出来欣赏一下,又小心翼翼地放回橱中。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些收藏品在不经意间身价倍增,给我带来超额的“爱好”回报;有的收藏品不仅没有增值,反而成为垃圾。

    下面,就讲讲我的4个收藏小故事。

    “花纸头”

    邮票属于大众收藏。虽说如今通信技术突飞猛进,写信成了稀罕事,但集邮的群众基础还在:老邮迷,为晚年生活解闷、添彩;年轻家长,为小孩增长知识乐于掏钱;而像我这样的中年人,平时忙于工作,集邮已成历史,现在以关心集邮之事、与邮友保持交往为主。

    话说邮票,往往按时间、种类,可分纪特、文,革、编号、JT、生肖、风景、人物、体育等,或分中国、外国之类。还有一种“花纸头”,集邮新手恐怕不知道。

    “花纸头”像邮票,有国名、面值,由于是由已经不存在的国家或地区印制、专门出售给集邮者,以赚钱为目的而非用于通信,因此不被国际邮联承认。

    我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集邮。一次,邻居说他有位同事也集邮,就带我去欣赏。结果,我发现对方的邮册中竟然有许多“外国邮票”,题材均为世界名画,其中有达·芬奇、拉斐尔、列宾等人的作品,人物画、风景画都有,印制精美,无论题材还是内容,都比当时国内的邮票漂亮多了。于是,我希望对方能“割爱”,结果如愿以偿。后来,我又去买了几次。我把这些“外国邮票”放在集邮册中,当做宝贝,翻看时心里乐滋滋的:好看,一般人没有。直到有一天,我知道它们并非真正的外国邮票,而是没有收藏价值的“花纸头”,十分沮丧。再后来,也不知道这本“花纸头”邮册丢到什么地方了。

    记得当初购买这些“花纸头”,我前后花了10多元钱。在今天,这点钱算不了什么。但那时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假若我用这钱购买两版1980年发行的生肖猴票(面值8分,每版80枚、六元四角)放到现在,市场价高达200多万元,还不发大财了?

    可惜,我当初少邮识,一头栽在“花纸头”上,不怨别人。毕竟,“花纸头”曾在我眼中展现出了世界名画之美。这算当了回“阿Q”。

    “币王”

    钱币,是目前一大热门收藏品,包括古今中外的纸币、金银币、流通纪念币、普通生肖币等,种类不少。各类钱币中,都有市场或资金竭力追捧的品种,其身价远高于其他同类,它被人们称之为“币王”。在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币中,在发行量仅数百枚的金银币中,一个个“币王”让普通收藏者只有仰望的份。就拿第三套人民币来说,“币王”当属“枣红水印一角”币,不出“万”字开头的钱,你别想收入囊中。

    对这些“币王”,我只有眼馋的份,当初没那个眼光,也没那个实力购买。但是,在流通纪念币中,我却收藏了两枚“币王”,它们是中国人民银行为自己成立若干年时发行的,简称“建行”。

    在纪念币中,流通纪念币是“小儿科”:每枚面值大多为1元,发行量也大。因此,升值潜力较小。尽管如此,在这轮钱币大牛市行情中,早中期的小盘流通纪念币的涨幅相当可观,许多品种创出历史新高,作为“币王”的“建行”更是充当了领军品种,其价格从2010年11月中旬的2700元,一路飙升至目前的3800元。

    我收藏这两枚“建行”,也有小故事。

    记得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开始收藏流通纪念币。一次出差杭州,抽空到位于西湖边的收藏品市场转,结果发现了在金华没有见过的流通纪念币,那就是“建行”。我搞收藏喜欢集齐,于是问价格。同样是面值1元,“建行”却比其他流通纪念币贵几元,我咬咬牙买下。摊主有两枚,我全要了,没记错的话每枚6元,共花了12元。我不是看中它的投资价值,而是原本收藏了两套流通纪念币,准备一套自己留着,一套以后给儿子。

    结果,这两枚“建行”一直被我收藏着,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被誉为流通纪念币中的“币王”,12元钱也增值到7600元。

    如果我也像一位熟人那样,在100元价位时出让了一枚“建行”,现在心里会不会失落?

    “测试卡”

    时下手机普及,如果谁提到曾经用卡打电话,顿显落伍,但其历史文化遗产———电话卡,却如陈酿,一经市场这只无形的“巨手”打开,立马香味四溢。

    电话卡中,有一种全国通用电话磁卡,简称田村卡。中国电信部门于1994年8月开始发行,到2000年2月发行“七枚生肖”止,共发行73套,使用时间只有7年多,2002年3月开始销毁,由IC卡取代。

    从1996年到1997年,邮币卡市场曾掀起一轮,大行情,田村卡中“杀”出两匹身价破万元的“黑马”———“测试卡”和“梅兰芳”。那时,每到双休日,金华古子城邮市人头攒动,交易火暴。我对田村卡情有独钟,一套套收藏,有凭市集卡协会会员(会员证相当吃香,很难搞)按面值买的,有从市场上高价购买的老卡。购买的最贵一套是“梅兰芳”,花了5000元。从1997年第三季度开始,邮币卡市场行情开始下跌,跌势竟持续了10多年。其中,“梅兰芳”跌破千元关口。经过去年开始起的这轮“井喷”行情,目前总算反弹到四五千元。

    为了集齐田村卡,在行情下跌后不久,我在古子城邮市花2800元果断地买下一套“测试卡”。当时卖家有两套,我仔细挑选,其中一套是全品相才下手。我想,不管田村卡以后的命运如何,我拥有全套田村卡(个别加字卡除外),算了却了收藏心愿。殊不料,随着岁月的流逝,“测试卡”市场价在下探到1000多元后开始缓慢反弹,去年以来呈现出一飞冲天之势,不仅突破万元大关,如今已达18000元,给我带来了喜人的回报。而全套田村卡,市场价已达45000元。

    “测试卡”为何成为田村卡中的最大“黑马”?

    “测试卡”是为“测试卡机”专用卡,是第一套全国通用电话磁卡,不是通过电信部门售出,属于“未发行卡”,无编号、无序号。据说,测试卡共发行29000张,而当时收藏电话卡人很少,绝大部分被工作人员测试卡机消耗掉了。关于它的存世量,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几千枚,它的“珍罕度”和收藏价值可与国外早期“珍卡”相媲美。

    猴票

    提到邮票,最有名的是我国首套生肖T.46《庚申年》猴票,1980年2月15日(农历除夕)发行。我这个老集邮者当然有点“猴缘”,如今收藏着两枚猴票:一新一旧,新票市场价1万元左右,旧票三四千元。

    我买的第一枚猴票是在它发行的当年,购买地在南京。那年暑假,我到南京看望外婆和大舅舅一家。南京鼓楼有个邮电局,我特意上那儿买邮票,买了“红旗渠”、“户县农民画”等编号票,还有一套“猴票”。当时给家里写封报平安的信,我毫不犹豫地把猴票贴在信封上投入邮筒。

    回到金华后,我把猴票从信封上洗下,放进邮册。如果知道8分面值的猴票身价能蹿到万元,谁会干傻事?

    历史上,猴票的每一次价格变动都伴随着邮市大行情的变动。当时的集邮观念,集信销票算真正集邮,又不浪费钱,岂非好事?而我在南京买的七八套邮票中,其他是几枚一套,只有猴票一套一枚,所以先用掉了。

    后来,邮市几起几伏,猴票身价几上几下,总体走得比较强:1984年到1986年,从3元升到30元;1990年年底,从70元上涨到240元左右,并启动了1991年的一轮邮市大行情。后来,集邮以集新票为主,我的1980年邮册独缺一套新猴票,心有不甘,于是四处打听,想买套新票。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下雨的日子,我终于从一位张姓邮友手上买来一枚全品相的猴票,没记错的话花了500多元钱。这个价钱,在当时金华的猴票交易中是最高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1997年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邮市大行情,猴票冲破千元关口,接着下调,又上涨,直到如今冲上万元大关,而整版猴票达100多万元,书写了一个猴票的传奇。31年中,8分面值的猴票涨了多少倍,我从没算过,也懒得算。

    回首走过的收藏之路,我想,想少走弯路,该学习的东西很多。还是把感受收藏中的文化乐趣放第一位为好。如果花了钱,不经意间有了经济回报,则是锦上添花,乐哉也!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金玉瞳》最新章节! 作者:喜欢雨中行所写的《金玉瞳》为转载作品,金玉瞳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金玉瞳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金玉瞳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金玉瞳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金玉瞳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金玉瞳介绍:
陈然是一个初入门的玉雕雕工,生活拮据的他突然得了一个机遇,那就是对他颇为照顾的梁伯将要给他引荐一位雕工大师。陈然满心期待着,然而,最终的结果,梁伯却突然去世了,这顿时让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之中。绝境不是结束,生活还需继续。就在这个时候,陈然得到了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