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中国通史TXT下载 >> 中国通史章节列表 >> 中国通史最新章节

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 5

作者:中国通史 下载:中国通史TXT下载
    节度使的设置是唐代重要制度之一。始设于睿宗景云二年(711)。本来是设置于沿边各地,有利于捍御外来的强敌,保障边陲的安全。迄于玄宗开元年间,全国亦只有安西(驻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北庭(驻地在今新疆吉木萨尔破城子)、河西(驻地在今甘肃武威)、朔方(驻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河东(驻地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范阳(驻地在今北京)、平卢(驻地在今辽宁朝阳)、陇右(驻地在今青海乐都)、剑南(驻地在今四川成都)等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驻地在今广东广州)。这显然和当时的行政区划没有什么关系。

    安史之乱爆发,西北防边的军力皆相继内撤,参预平定乱事。因为勘乱的需要,立有军功的将帅,也都授与节度使的称号。争战既在内地进行,征发调用也就和有关的地区多所牵连,涉及行政事务。肃宗乾元元年(756)颁布的诏书说:“近缘狂寇乱常,每道分置节度,其管内缘征发及文牒兼使命往来,州县非不艰辛,仍加采访,转益烦扰,其采访置来日久,并诸道黜陟使便宜且停,待后当有处分。”也就是在这一年改成观察处置使③。实际上这样的使号已逐渐成了节度使的兼衔。《旧唐书·地理志·序》更说得具体:“至德以后,中原用兵,刺史皆治军戎,遂有防御、团练、制置之名,要冲大郡,皆有节度之类,寇盗稍息,则易观察之号。”这样说来,节度使所辖的地区竟可与道相混淆了。就在这样的局面之下,道的制度并未明令废除。由于节度使的辖地大小不一,因而各道之中,节度使的数目也多少不等。也有一些节度使的辖地伸入邻近的另一道之中,参差不一是可以想见的。节度使的置废分合也多所变更,难得一致,兹参照有关的记载,以宪宗元和八年(813)为准,列举如下:关内道凤翔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凤翔;泾原节度使,治所在今甘肃泾川;邠宁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彬县;鄜坊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富县;灵武节度使,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夏绥银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北;振武节度使,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北;丰州都防御使,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陇右经略使,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丹州防御使,治所在今陕西宜川。

    河南道陕虢观察使,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西;汴宋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郑滑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陈许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徐泗节度使,治所在今江苏徐州;蔡州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兼有淮南道的申、光两州地;淄青节度使,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北。

    河东道③《旧唐书》卷四○《地理志》三。

    河中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蒲州城;河东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泽潞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兼有河北道邢、洺、磁三州地。

    河北道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北;魏博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恒冀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正定;易定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定州;沧景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沧州东南;卢龙节度使,治所在今北京。

    山南道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山南西道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汉中;荆南节度使,治所在今湖北沙市北;金商都防御使,治所在今陕西安康。

    淮南道淮南节度使,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寿州团练使,治所在今安徽寿县。

    江南道浙西观察使,治所在今江苏镇江;浙东观察使,治所在今浙江绍兴;鄂岳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兼有淮南道的安、黄、蕲三州;江西观察使,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宣歙观察使,治所在今安徽宣城;湖南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长沙;福建观察使,治所在今福建福州;黔州观察使,治所在今四川彭水,兼有山南西道涪州地。

    剑南道西川节度使,治所在今四川成都;东川节度使,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岭南道岭南节度使,治所在今广东广州;桂管经略使,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邕管经略使,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容管经略使,治所在今广西容县;安南都护节度使,治所在今越南河内。①唐代节度使的辖区因其力量的强弱和作用的大小,经常发生变化。元和以后,变化益加频繁,史家早已有“禹迹九州,瓜分脔剖,或并或析,不可备书”的叹息。不过陇右道还应再加论述。陇右道于安史乱后,即为吐蕃所据有。吐蕃虽未尝效法唐朝,在其国内划州设县,但在据有唐的疆土后,却仍遵循唐朝旧贯,并未稍有改置,唐朝恢复版图,仍是原来的州县设置。宣宗大中三年(849),唐始得秦(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原、安乐(治所分别①《唐会要》卷七八《采访处置使》。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和同心东北)三州,其后张议潮又以瓜、沙、伊、肃、甘(治所依次在今甘肃安西东南、敦煌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甘肃酒泉、张掖)等十一州归国,寻又取得淳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陇右道大部皆已恢复,因在其地设置秦州节度使(治秦州)、凉州节度使(治凉州)和瓜沙节度使(治瓜州),与其东各道相仿佛。

    节度使辖区虽是军事设置,节度使兼领采访、观察等官衔,其所辖的区域也就和道相仿佛了。而且有些节度使辖区就沿用道的名称,山南东道节度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就是具体的例证。不仅名称相同,就是节度使的驻地和道的治所,也都还是同一地方。因而两者就容易混而为一。宪宗元和三年(807),“史官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其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沧景、淮西、淄青十五道不申户口,“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八道”①。这是当时正式文书,又见于史书的记载,应该是了无讹误的。可见节度使辖区和原来的道已混为一谈,也可以说元和三年这一年,全国共有四十八道。而元和八年则为四十七道。

    ①史仓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第五章《统一的王朝行政区域的划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四节唐代的羁縻州制度及渤海、南诏的疆域区划羁縻州制度的创立及其设置的地区隋唐两代,周边各族种类既多,分布地区亦广。各族情况不尽相同,其所设施,亦因时因地而有所差异。大抵以游牧为生涯的民族,皆随畜迁徙,居处靡常。有的虽有城郭庐舍,也往往未能经常居处①,与以农耕为生涯的民族迥异。这些以游牧为生涯的民族也曾分部落治理其疆土。如突厥就有别部①,契丹分其国人为八部②,靺鞨亦有数十部③。由于没有固定的住处,因而难于备悉其中的具体区分。

    唐时,这些从事游牧生涯的民族在内降之后,唐朝就按照内地久已通行的制度,在它们的疆土上设置州县,并设置都督府以统辖所设的州县。当时在回(回)纥的土地上曾设置过六府七州④,在党项的土地上曾设置过四州⑤,都是具体的例证。这样设置的都督府和州县,一般都用本部落的人为都督、刺史、县令,这是和内地的州县不相同的,为了互相区别,这样的设置一般称为羁縻州。这是唐代特有的制度。

    《新唐书·地理志》论羁縻州的设置,谓始于太宗平突厥之时。贞观四年(630),颉利可汗破灭,唐因分其故地,左置定襄都督,右置云中都督,二府统之⑥。可是在《地理志》中就有不同的记载。《地理志》中所载的以奚族土地所建的羁縻州中有鲜州和崇州,以契丹土地所建的羁縻州中有威州和慎州,皆谓在武德时就已经建立。并谓鲜州和崇州乃是由饶乐都督府析置的。而饶乐部督府始置于唐初,中间曾经废止过,至贞观二十二年(648)复置。如所言无讹,则羁縻州制度自唐初即已有之。核实而论,若追溯其渊源,还应上及隋时。唐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宜宾)所属的“诸蛮州”中,就有昆州、协州和曲州。这三州都是隋时所置,隋末乱离时废除,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开南中复置。可能当时尚无此羁縻州的名称,故不为人所重视。按照唐时的规定,羁縻州制度有都督府和州县的不同等级。都督府有领州的,也有不领州的。州也有领县和不领县的分别。这都是斟酌当地具体情形而有增损的。都督、刺史、县令不仅以其本部落人为之,而且皆可以世袭。举凡关内、河北、陇右、剑南、江南、岭南诸道皆有羁縻州。关内道的羁縻州是以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诸部设立的,分隶于单于、安北二都护府和夏州(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北)、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庆州(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四都督府。河北道的羁縻州是以突厥的别部及奚、契丹、靺鞨、降胡、高丽诸部设立的,分隶于安东都护府和营(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幽(治所在今北京)二州都督府。陇右道的羁縻州是以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的别部及龟兹、于阗、焉耆、①《旧唐书》卷十四《宪宗纪》上。

    ①《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②《新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③《旧唐书》卷一九九下《契丹传》。

    ④《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靺鞨传》。

    ⑤《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⑥《旧唐书》卷一九八《党项羌传》。

    疏勒、河西内属诸胡、西域吐火罗等十六国设立的,分隶于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和凉(治所在今甘肃武威)、秦(治所在今甘肃天水)、临(治所在今甘肃临洮)、洮(治所在今甘肃临潭)四州都督府。剑南道的羁縻州是以羌、蛮诸部设立的,分隶于松(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茂(治所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嶲(治所在今四川西昌)、雅(治所在今四川雅安)、黎(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戎(治所在今四川宜宾)、姚(治所在今云南姚安)、泸(治所在今四川泸州)诸州都督府。江南道的羁縻州是以蛮部设立的,皆隶于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都督府。岭南道的羁縻州也是以蛮部设立的,分隶于安南都护府和桂(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邕(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峰(治所在今越南越池东南红河之南)三州都督府⑦。

    应该指出,这些羁縻州最初都是设立在周边各民族的疆土上。如为回纥所置的瀚海、燕然、金徽、幽陵、龟林、卢山六府,即分别设于回纥、多览、仆骨、拔野古、同罗、思结诸部①。可是到后来有很多的羁縻州竟然侨置在唐朝的版图中,贞观初年为突厥诸部所置的定襄和云中两都督府,后来就分别侨置于宁朔县和朔方郡②。宁朔县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当时属于夏州,而朔方郡就是夏州。这仅是当时侨置羁縻州的一例,当时像这样的侨置实甚繁多,殆不胜枚举。这显示着唐代的力量己难以控制有关民族的疆土。至于西域吐火罗等十六国所置的羁縻州,则已随安西和北庭两都护府的失陷和陇右交通的阻塞,而无由闻问。当时未在吐蕃境内设置羁縻州。对于吐蕃的疆域及其间的区划,唐人亦鲜有记载,详情无由知悉。

    渤海的疆域及其行政区划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人习定居,有城郭邑聚,故能仿照隋唐皇朝的典章,划土分州,以相治理。高昌远在西域,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东南,犹有其故城遗址。迄高昌亡时,其地共有三郡五县二十二城③。高昌亡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9)。其时唐已恢复州制。高昌犹沿袭隋时旧规,故仍以郡相称。高昌曲氏传国九世,历时一百三十四年②。大体皆在隋唐以前,入唐后仅有二十余年,即告灭亡,未能据以觇唐代的影响。其时在疆域制度方面最受唐代的影响的,当推渤海和南诏。渤海在唐的东北,南诏在唐的西南。南北虽各不同,所受的影响都相当巨大。

    渤海盛时,其国土有今吉林、辽宁两省的东部,黑龙江省的东北部,南有今朝鲜的北部,东有今乌苏里江以东迄于日本海。其国内共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五京各领一府,府皆领州,领州多寡,则因地而异,不尽相同。最多可以领到九州,少者亦可有二州。上京龙泉府,乃肃镇故地,府治在今黑龙江宁安东京城。上京之南为中京显德府,府治在今吉林敦化北。东京龙原府,亦曰栅城府,为■貊故地,府治在今吉林珲春。南京南海府,为沃沮故地,府治在今朝鲜咸兴。西京鸭渌府,为高丽故地,府治在今朝鲜慈城东北鸭绿江南岸。五京所领诸府之外的府为长岭府(治所在今吉林桦甸⑦《新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①《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②《旧唐书》巷一九五《回纥传》。

    ③《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南)、扶余府(治所在今吉林四平)、鄚颉府(治所在今黑龙江阿城)、定理府(治所在今俄罗斯境内苏城)、安边府(治所在今俄罗斯境内奥耳加)、率宾府(治所在今俄罗斯境内双城子)、东平府(治所在今黑龙江密山东兴凯湖畔)、铁利府(治所在今黑龙江依兰)、怀远府(治所在今黑龙江同江)、安远府(治所在今俄罗斯境内伊曼),另外还有郢、铜、涑等三个独奏州①。独奏州犹如现在的直辖州,这是隋唐两代都少见的。

    南诏的疆域及其行政区划南诏的疆土据《新唐书·南诏传》所载,乃是居于永昌、姚州之间,铁桥之南,东距爨,东南属交趾,西摩伽陀,西北与吐蕃接,南女王,西南骠,北抵益州,东北际黔巫。永昌在今云南省保山县。姚州在今云南省姚安县。铁桥城据说在剑川北三日程③。剑川今为云南剑川县。依此推求,铁桥城当在今云南维西县东北金沙江畔。唐时,爨有西爨和东爨,亦即白蛮和乌蛮。两爨虽各有居地,大要在曲靖和宣城之间①。曲靖即今云南省曲靖县。宣城之地虽无考,亦当在今云南省东部。摩伽陀未知确地,据樊绰所记,南诏之西有大秦婆罗门国和小婆罗门国,未见涉及摩伽陀②。按唐时安南通往域外的道路,其中一途经过南诏的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再至于摩揭陀国③。摩揭陀即摩伽陀④。然此国在今印度境内,恒河之南,距南诏甚远,不当与南诏毗邻。大秦婆罗门国当为大婆罗门国之讹。其国在永昌北,弥诺国江西,小婆罗门国当在今印度阿萨密南部,自阿萨密北部以西至于恒河流域,应为大婆罗门国⑤。阿萨密和恒河距南诏皆仍属过远,亦难据以为言。然大婆罗门国在弥诺国江之西,弥诺国江当即弥诺江,此江为今缅甸境内的亲敦江⑥,当为南诏的西界。南诏西南的骠国,为今缅甸。南诏之南的女王国当为后来的八百媳妇⑦。而八百媳妇的故地则在今缅甸掸邦东部。又按文宗太和三年(829),南诏曾攻入成都,及其南归,至大渡河,谓此河为南诏境界①。所谓南诏疆域北抵益州,就是止于大渡河畔。综合这些地方来说,南诏盛时的疆域,北至于今云南维西县北,东北达到大渡河畔,东臻于今云南、贵州两省之间,西抵缅甸境内的亲敦江,南部当已伸入缅甸的东部以及老挝和泰国的境内。南诏以羊苴咩为都,其地在今云南大理县。其别都在善阐府,为今云南昆明市。于其境内分设节度、都督和睑。南诏盛时已在唐代后期,其时唐代各地皆设有节度使,南诏亦以节度统治各地,应在情理之中。都督也是唐代的旧称,仅睑为当地土语,实际上就是州的意思。南诏盛时,共有六节度、①②《旧唐书》卷一九八《高昌传》。

    ③《新唐书》卷二一九《勃海传》。

    ①《蛮书》卷六《云南城镇》。

    ②《蛮书》卷四《名类》。

    ③《蛮书》卷十《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

    ④《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⑤《新唐书》卷二二一上《西域传》。

    ⑥向达:《蛮书校注》卷十。

    ⑦《蛮书》卷二《山川江源》;法伯希和:《交广印度两道考》十七。①向达:《蛮书校注》卷十。

    二都督和十睑。六节度为弄栋、永昌、银生、剑川、拓东、丽水。两都督为会川、通海。十睑为云南、白涯(亦称勃弄)、品澹、登川、蒙舍、大厘(亦称史睑)、苴咩(亦称阳睑)、蒙秦、矣和、赵川②。都城羊苴咩周围自成一个区域,不隶属于节度或都督。弄栋节度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永昌节度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县,银生节度治所在今云南景东县,剑川节度治所在今云南剑川县,拓东节度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丽水节度治所在今缅甸密支那南恩梅开江畔,会川都督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通海都督治所在今云南通海县。至于十睑的治所就不必在此琐陈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隋唐两代疆域的广大。隋祚短促,尚无若何变化。

    唐代中叶以后,由于安禄山乱事的影响,版图颇有削减。吐蕃强大,不仅陇右一道大部沦陷,而西域道阻,安西、北庭两都护所辖土地,亦无由闻问。西南的南诏也称雄一方,大渡河南皆成化外。后来虽能乘吐蕃内部多事,相继收复陇右各处,然国力衰弱,是不可与天宝以前相比拟的。

    隋唐两代承南北朝之后,对于疆域制度多所厘正。最为显著的是改原来的州、郡、县三级制为两级制。这是因当时州和郡几乎相差无几,不能不加以改革。隋唐两代州郡两个名称曾更迭代用,其实还是一样的。唐代更创立府制和道制,也是一时的新猷。道制到宋代改成路制,府制却递相因袭,至于清代末年。

    隋唐两代亦如其以前各皇朝,其文化以及典章制度对于周边各族都有一定的影响。疆域区划也不例外。周边各族如突厥、回纥等习于游牧生涯,往来无恒居,自然说不上有什么州县设施。唐代虽在各族疆土中设立羁縻州县,还难以起到和内地相同的作用。可是像渤海、南诏等从事农业生涯的民族,习于定居,有城郭邑聚,因而在其版图内设官置吏,分疆治理,俨然和中原相同,虽一些名称设施稍有违异,那是无损于整个趋势的。

    ②《新唐书》卷二二一中《南诏传》下。

    第四章隋唐各民族的分布及迁徙第一节突厥民族起源与突厥汗国建立突厥可汗自称与“九姓回纥”同族,而回纥族出铁勒。铁勒于战国、秦汉时称“丁零”,因民俗喜乘高轮车,所以北魏时亦号“高车”,“或曰敕勒,讹为铁勒”③。突厥既与回纥同源,则亦应源自铁勒。隋唐之际,突厥强悍,役使铁勒诸部为种族奴隶,遂模糊了其族出铁勒的真相。

    突厥的最初活动地在准噶尔盆地之北,约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后来迁移到高昌的山北。公元五世纪中叶,柔然攻占高昌,由是突厥沦为柔然的种族奴隶,被迁徙到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世为柔然“锻奴”(突厥人工于锻铁)。①“金山状兜鍪(即战盔),俗呼兜鍪为突厥”,因而这支定居于金山之阳的铁勒部落,遂以突厥为族号②。西魏大统十二年(545),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降铁勒五千余户,由之部落强大,为中原皇朝刮目,西魏文帝遂于大统十七年(551)以长乐公主妻之。西魏废帝元年(552),土门大败柔然,自称伊利可汗,建突厥汗国于漠北地带。土门死,子科罗(乙息记可汗)、俟斤(木杆可汗)先后继立。木杆可汗在位时(553—572),灭柔然,破■哒,走契丹,并契骨,威震塞外,“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今里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五、六千里皆属焉”③。

    突厥汗国的分裂北齐后主天统三年(567),伊利可汗(即土门)弟阿史那室点密灭亡■哒(又称滑国,建都于今阿富汗之北巴里黑城),击败波斯,自立为西面可汗。室点密征西域时,其下“有十大首领”,且“有兵十万众”,及平西域诸国和自为可汗后,号其部为“十姓部落”①。达头可汗(室点密子)时,因“兵强而位下”,遂与东面沙钵罗可汗(即乙息记可汗之子阿史那摄图)争战。时隋根据长孙晟建议,对突厥东、西可汗实行“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反间政策②,更加深了突厥内部的裂痕。于是,达头联合阿波可汗(即木杆可汗子阿史那大逻便)及贪汗可汗等离心于沙钵略的势力,于隋文帝开③《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南诏传》上。《蛮书》六《云南城镇》:“云南、拓东、永昌、宁北、镇西及开南、银生等七城,则有大将领之,亦称节度。贞元十年掠吐蕃铁桥城,今称铁桥节度。”则当时所置为八节度。《南诏野史》上,则亦谓南诏有八节度,然其名称不尽与《新唐书》和《蛮书》相同。除其中有六个节度之名同于《新唐书》外,另有东川、通海两节度。又《蛮书》五《六睑》:“太和谓之大和睑,羊苴咩谓之阳睑,大厘谓之史睑,邆川谓之睒睑,蒙舍谓之蒙舍睑,白涯谓之勃弄睑。”亦与《新唐书》不同。此处从《新唐书》之说。

    ①《新唐书》卷二一七上《突厥传》上。

    ②林斡:《突厥史》第三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③《册府元龟》卷九五六《外臣部·种族》。

    ①《周书》卷五○《突厥传》。

    ②《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皇三年(583)正式独立。自是突厥一分为二。西突厥“居乌孙之故地,东至(东)突厥国,西至雷翥海,南至疏勒,北至瀚海”③。即尽有今新疆和中亚大部地区。而东突厥于启民可汗(沙钵罗子阿史那染干)时,为西突厥达头可汗所迫而南迁臣降于隋。开皇十九年(599),文帝命长孙晟于朔州筑大利城(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境)以安置启民及其部众。不久,因启民部落“归者日众”,天子又采纳长孙晟意见,“于夏、胜二州之间(今陕西靖边及内蒙准噶尔旗地带),东西至河(黄河),南北四百里,掘为横堑,令处其内,使得任情畜牧。”①在此前后,突厥自漠北“或南入长城”,“或住白道(在今呼和浩特西北)”,接踵降隋者数十万众。文帝仁寿三年(603),窃居漠北的达头可汗,由于铁勒诸部造反,达头遁走吐谷浑,其漠北部众复归启民可汗。炀帝大业五年(609),启民卒,其子阿史那咄吉继立,是为始毕可汗。始毕乘隋末中原大乱,不惟使其族摆脱了隋朝统治,且将东突厥推向极盛阶段:“东自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②西突厥处罗可汗率部内属炀帝大业初年,西突厥泥橛处罗可汗(即达头曾孙阿史那达漫)因“抚御无道”,致“其国多叛”,又“大为铁勒所败”。朝廷因处罗生母向氏(汉人)居留京师,遂以向氏之命招降处罗。大业五年(609),炀帝西巡,令处罗会于大斗拔谷(即今甘肃民乐东南甘、青二省交界扁都口隘路),处罗辞以他故不至。炀帝大怒,从裴矩之策,鼓动处罗叔父阿史那射匮攻之。处罗大败后率数千骑东走高昌,并于大业七年(611)降隋。炀帝对内徙处罗部众分三处安置:使处罗弟阙度设统羸弱万余口,居于会宁(今甘肃靖远);特勤(即王子)阿史那大奈将余众居于楼烦(今山西静乐);命处罗将五百骑扈从天子巡幸,并赐号“曷萨那可汗”③。后来,李渊起兵太原,阿史那大奈“提其众隶麾下”①。阙度设于隋末自称吐乌过拔阙可汗,后为割据武威的李轨所灭。曷萨那可汗则于唐武德初年,被始毕可汗使者所杀。②东突厥破亡后部众的迁徙和分布武德二年(619),东突厥始毕可汗卒,其弟俟利弗设继立,是为处罗可汗。次年,处罗卒,更立其弟咄苾,是为颉利可汗。颉利自恃强大,几乎年年南侵唐土。贞观三年(629),太宗乘其内外交困和频年灾荒,派兵一举灭亡其国,生擒颉利,俘突厥人十余万口。“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③《隋书》卷五一《长孙晟传》、卷八四《突厥传》。

    ①《通典》卷一九九《边防十五·突厥下》。又据《隋书·西突厥传》,其与东突厥以郁都斤山(今蒙古杭爱山之北山)为界。

    ②《资治通鉴》卷一七八,文帝开皇十九年。

    ③《通典》卷一九七《边防十三·突厥上》。

    ①《隋书》卷八四《西突阙传》;《资治通鉴》卷一八一炀帝大业八年。②《新唐书》卷一一○《史大奈传》。

    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③。此后,太宗于贞观二十年(646)破薛延陀,高宗于永徽元年(650)擒建牙帐于金山之北的东突厥别部酋长车鼻可汗。至此,东突厥“尽为封疆之臣”④。

    朝廷对破亡后的东突厥降人颇为优待,而这种优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突厥人的地理分布。

    其一,约半数的东突厥降人入居京师。

    降唐的东突厥酋帅有大批人留于朝中任职,“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因此,其部众“入居长安者近且万家”⑤。按,最初降唐者约十万口,以每家五口计,入居长安者约为东突厥降户的半数。这种情况给长安居民的社会生活以颇大影响,突厥习尚不仅渗透民间,连上层社会亦为所染。

    其二,即其部落,广置突厥府州。

    为了安置东突厥降人,太宗在东自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的广大地带,主要以突利可汗(颉利侄)过去所统部落,置顺(今北京顺义)、祐(今宁夏境)、化(今陕西横山北)、长(今内蒙古红柳河上游西部地区)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过去统治的漠南地区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侨治宁朔,今陕西靖边东北),右设云中都督府(侨治朔方,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各以降酋为都督刺史,以统东突厥部众。①其三,复立突厥汗国和舍利,苏农等州的设置。

    贞观十三年(639),发生突厥降将阿史结社率等行刺太宗的未遂事件,于是朝中哗然,多云突厥居留黄河以南不便。太宗遂册阿史那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令率突厥和胡人渡河,返归漠南故地。十五年(641),思摩于定襄故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可汗牙帐,东突厥返还者三万户,胜兵四万,马九万匹,分布于“南至大河(黄河),北至白道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以北”的今内蒙河套以北、以东地区②。但这次大迁徙历时不久就因薛延陀南下侵逼和思摩不能抚御其众,突厥人“悉弃俟利苾(即思摩)南渡河,请处于胜(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夏(治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之间”①。朝廷为管理这两州的突厥民众,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十月,以舍利吐利等部置舍利等五州,并隶云中都督府,以苏农等部置苏农等六州,并隶定襄都督府。②其四,完善和发展东突厥行政建置。

    高宗永徽元年(650),朝廷将车鼻可汗降部安置于郁督军山(今阿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东支)一带,设狼山都督府(在今阿尔泰山北)以统领之。并于漠北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单于都护府领狼山、云中、桑乾三都督府、苏农等二十四州;瀚海都护府领瀚海、金微、新黎等七都督、仙萼等八州。“即擢酋领为都督、刺史”。至是,东突厥“尽为封疆臣”,“凡三十年北③《册府元龟》卷九六七《外臣部·继袭二》④《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太宗贞观四年。

    ⑤《贞观政要》卷九《安边》。

    ①《贞观政要》卷九《安边》。

    ②《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阙传》上,《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太宗贞观四年。①《通典》卷一九七《边防十三·突厥上》。

    ②《资治通鉴》卷一九七,太宗贞观十八年。

    方无戎马警”③。

    贺鲁破灭后的西突厥及其原役属民族的分布阿史那贺鲁,室点密可汗五世孙,原为西突厥叶护(突厥一等大臣,或别部大首领),居多逻斯川(今新疆额尔齐斯河),领处月、处蜜、姑苏、葛罗禄、弩失毕五姓之众。贞观二十二年(648),贺鲁为乙毗射匮可汗逼逐,遂率众内属。次年,以讨伐龟兹功,被太宗擢瑶池府都督,领其部居于庭州莫贺城(今新疆吉木萨尔西)。自是贺鲁密招离散,部众益盛。高宗永徽二年(651),拥众西走,击破乙毗射匮可汗,建牙于双河(今新疆博乐西)和千泉(今中亚塔什干北),自称沙钵罗可汗,并统一西突厥十姓部落和胁迫西域诸胡国多归属之。当贺鲁羽毛丰满后,遂公开叛唐,入寇庭州,攻陷金岭城和蒲类县(今新疆奇台东南旧奇台城),杀掠唐边民数千人。

    对拥有胜兵数十万和不断侵扰唐西境的阿史那贺鲁,自永徽三年(652)

    起,朝廷数遣师征讨,并于显庆二年(657)彻底平定了叛乱;“尽收其所据之地,西域悉平”④。

    “贺鲁已灭,裂其地为州县,以处诸部”①。

    以西突厥十姓部落所置都督府主要有:处木昆部为匐延都督府;突骑施索葛莫贺部为嗢鹿部督府;突骑施阿利施部为洁山都督府;胡禄屋阙部为盐泊都督府;鼠尼施处半部为鹰莎部督府。以上六都督府分布于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我国新疆的广大地带。又于碎叶川(今中亚楚河)以东置昆陵都护府,以西置濛池都护府,擢贞观中降唐并在讨贺鲁中立功的西突厥贵族阿史那弥射为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兴昔亡可汗,押十姓中的五咄陆部落,阿史那步真为右卫大将军、濛池都护、继往绝可汗,押十姓中的五弩失毕部落。高宗还授权于弥射、步真等根据降者“部落大小,位望高下,授刺史以下官”②。降唐的五咄陆部落为:处木昆律部(活动于今新疆塔尔巴哈台一带);胡禄屋阙部(活动于今新疆乌鲁木齐西北马纳斯河西);摄舍提暾部(活动于今新疆博乐西博乐塔拉河流域);突骑施贺逻施部(活动于今伊犁河下游北岸);鼠尼施处半部(活动于今新疆焉耆西北裕勒都斯河流域);五弩失毕部落为:阿悉结阙部;哥舒阙部;拔塞干暾沙钵部;阿悉结泥孰部;哥舒处半部③。

    史称五咄陆部居于碎叶(在今中亚楚河南岸楚伊斯阔叶附近)以东。五③《唐会要》卷七三《安北都护府》,《资治通鉴》卷一九九,太宗贞观二十三年。④《新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①《册府元龟》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讨五》。

    ②《新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③《新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资治通鉴》卷二○○,高宗显庆二年。弩失毕部分布的具体方位史籍缺载,其大致范围应为:东北与五咄陆部相接,西跨药杀水(今中亚锡尔河),南邻昭武九姓国(今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

    十姓之外,西突厥的诸多别部也先后附唐,朝廷亦即其部落设置羁縻府州:葛逻禄谋落部(分布于今宰桑湖东额尔齐斯河南岸),显庆二年(658)

    置阴山州都督府;葛逻禄炽俟部(分布于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以南乌伦河下游地带),显庆三年(659)置大漠州都督府。后又析其部置金附州都督府;葛逻禄踏实力部(分布于今宰桑湖西南地区),显庆三年置玄池州都督府;咽面部(分布于今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带),置咽面州,长安二年(702)

    升都督府;处月部(分布于今乌鲁木齐东北),永徽五年(654)置金满州,龙朔二年(662)升都督府;沙陀部(分布于今新疆巴里坤湖东),置沙陀州都督府。

    其他诸部如莫贺达干部、都摩支部、处密部(分布于今乌鲁木齐西北)、伊吾部(分布于今新疆哈密地区)、易萨部(分布于今里海一带)等亦当置有羁縻府州。以上诸府州及二都护府,皆隶于安西都护府。①贺鲁既平,“其所役属诸国”,亦“皆分置州府,西尽波斯,并隶安两都护府”①。龙朔三年(661)六月,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吐火道十六国,“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②。这些府州的民族和城邦国家主要是:吐火罗(今阿富汗东北部昆都士)、■哒(今阿富汗马札里沙里夫西)、诃达罗支(今阿富汗加兹尼)、解苏(在今塔吉克境)、骨咄施(今塔吉克境)、罽宾(今阿富汗喀布尔河北)、帆延(今阿富汗巴米安),石汗那(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北)、护时犍(今阿富汗北境希巴尔干南)、怛没(今乌兹别克捷尔梅兹西北)、乌拉喝(今阿富汗北境)、多勒建(今阿富汗木尔加布河流域)、俱密(今中亚苏尔哈布河流域)、护密多(今阿富汗东北伊什卡什姆)、久越得犍(今塔吉克境卡菲尔尼甘河下游库巴的安)、波斯(今伊朗札博勒)。③此前,西域其他诸族和城邦置府州的主要有:龟兹(今新疆库车)、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还有昭武九姓胡之康(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何(撒马尔罕西北)、石(今乌兹别克塔什干)、米(今乌兹别克朱马巴札尔)、安(今乌兹别克布哈拉)、东安(今布哈拉东北)、史(今乌兹别克沙赫里夏勃兹)、拔汗那(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东南)等国也都置有羁縻府州。①又有以“杂戎胡部落”置、“寄于北庭府界内”、隶于北庭都护府(治①《新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①《通典》卷一九九,《新唐书》卷四三下、卷二一五下,冯承钧译沙畹:《西突厥史料》,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林干:《突厥史》,薛宗正:《突厥史》等。

    ②《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③《唐会要》卷七三《安西都护府》。按:《通鉴》、《新唐书》等与《会要》所载府州数不完全一致。①《唐会要》卷七三,《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的诸府州。如盐禄州都督府、阴山州都督府、轮台州都督府以及玄池、哥系、金附、孤舒、西盐、东盐、叱勒、迦瑟等州。②此外,以“河西内属诸胡”置而府州难于确定今地的,还有很多。③从以上唐在西部疆域的蕃州设置,可大体知道以西突厥为主体的西域诸民族的分布情况:西起今里海,逾咸海,溯锡尔河,涉楚河,东至我国新疆北部地区,为西突厥十姓部落及其别部游牧栖息地带;今中亚两河(锡尔、阿姆河)流域,为昭武九姓和吐火罗道十六国诸民族的城邦分布地;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北、西边缘地带为传统的城邦民族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定居处。

    西突厥十姓部落的散亡及迁徙贺鲁破灭后的数十年间,因十姓二可汗内讧、后突厥汗国的寇侵和西突厥别部突骑施的崛起,十姓部落散亡殆尽。其间,有部分种落徙居内地。兴昔亡可汗兼崑陵都护阿史那弥射,为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阿史那步真的族弟,早在贞观六年(632),步真就因弥射被唐太宗册为可汗而不服,为取而代之,遂谋杀弥射弟侄二十余人,弥射被迫率部落入朝。步真自立为叶护后,因部落离弃,步弥射后尘,亦携家属入朝。及至唐高宗册二人为可汗,步真又伺机陷害弥射。龙朔二年(662),弥射、步真从■海道大总管苏海政讨龟兹,步真为找借口兼并弥射部落,遂向行营主帅苏海政诬弥射“欲造反”,海政竟为其惑假传圣旨收斩弥射及五咄陆诸首领。乾封中(666—667),步真亦死。由是“十姓无主数年,部落多离散”④。

    调露元年(679),东突厥24州叛唐,数年后,一个强大的后突厥汗国兴起于颉利故地。其可汗阿史那骨咄禄和阿史那默啜在屡寇唐境的同时,竭力向西扩张,“自垂拱(685—688)已后,十姓部落频被突厥默啜侵掠,死散殆尽”①。

    在十姓多年无主的情况下,西突厥突骑施部兴起。其酋长乌质勒、苏禄等善于抚循其下,由是为十姓和附近诸胡所归附。在西突厥有了新主的形势下,朝廷却频遣弥射步真子孙入西突厥袭兴昔亡、继往绝可汗。由之遭到了突骑施等部的强烈抵制。故被册立者或被拒之门外,或勉强回到本蕃,又终因突骑施“强狠不能制”,而不得不返归长安。更惨者如为玄宗所册立的十姓可汗阿史那昕(步真曾孙),在半道就为突骑施可汗莫贺达干所杀。自是,“西突厥遂亡”②。

    在西突厥衰亡过程中,曾有两次较大规模的内徙。一为武周天授元年(690)十月的阿史那斛瑟罗的率众内迁。斛瑟罗为步真之子,原为在朝供职的右玉钤卫将军。垂拱三年(686),册为可汗。在其还蕃治理五弩失毕期间,屡遭后突厥侵掠,致部众“散亡略尽”。为回避寇扰,斛瑟罗于天授元年(690)②《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

    ③《旧唐书》卷四○《地理志》三。

    ④《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①《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②《通典》卷一九九《边防十五·突厥下》。

    十月“收其余众六、七万人入居内地,拜右卫大将军,改号竭忠事主可汗”①。另一次大的内徙发生于玄宗开元二年(714)九月至次年四月。这次内徙,是因统治西突厥旧部的突骑施可汗娑葛为后突厥可汗默啜擒杀,致十姓及别部某些首领率众内附以求庇护。据《册府元龟·外臣部·降附》载,先后有葛逻禄三姓部落、五咄陆胡禄屋阙等部、五弩失毕诸部二万余帐(户),分别诣凉州、北庭内属。玄宗为安抚来归者,敕令北庭都护汤嘉惠等接援;下制“皆以河南处之”②。又,“寄在凉州界内”有“兴昔部落”,且置有隶于凉州都督府的“兴昔都督府”③,当为斛瑟罗前次或此次五咄陆内徙者。

    此外,居于“金娑山(今新疆尼赤金山)之阳,蒲类之东”的西突厥沙陀部,于宪宗元和三年(808)因不堪吐蕃压迫,亦悉众内迁。其部先被置于盐州,后移众于定襄川至神武川一带。④后突厥的灭亡和迁徙高宗永淳元年(682)至玄宗天宝三载(744),为东突厥民族复兴时期。颉利族人阿史那骨咄禄等尽复东突厥汗国故地,建立了强大的后突厥汗国。但这个靠征服和镇压维系的多民族政权,终因内乱和回纥等族的叛离而灭亡。天宝四载(745),被玄宗册封的回纥怀仁可汗攻杀了后突厥最后一个君长白眉可汗,立国半个多世纪的后突厥遂寿终正寝。后突厥破亡,其部众或依附回纥并最终为回纥所同化,或南徙降唐,或西迁中亚,其在中国境内,基本上不再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存在。

    由于回纥“尽有突厥故地”①,后突厥余部大部归化于回纥。如“本突厥之族”的葛逻禄“在乌德犍山(今蒙古杭爱山东支)者”,以及突厥拔悉密部徙嗢昆河(今蒙古阿尔浑河)流域者,就率先加入回纥民族,成为回纥十一姓部落的重要构成。②后突厥附唐者不少于万余帐。天宝元年(742),后突厥贵族“西杀”妻子、默啜之孙勃德支特勤、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登利可汗女余烛公主、宰相康阿义屈达干以及阿布思、阿史德等部落五千余帐,驱驼马牛羊二十余万,款塞归朝,玄宗“赋诗用纪其事”③。事实上,这批降人远不止五千余帐。据《通典》等载,仅阿布思部落就有万余帐投唐。玄宗将这些降户安置于“朔方河南之地给其廪食,每岁仍费缯絮数十万段,其河曲郡县仓廪为之空虚”①。而南迁的突厥又不只被“处之朔方河南之地”,如宰相康阿义屈达干投唐后,曾被安禄山密奏为部落部督并兼范阳藩镇先锋使②,可知降部中当至少有一支被安置于河北道一带。安史之乱中的胁从如康阿①《新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②《资治通鉴》卷二○四,则天后天授元年。

    ③《资治通鉴》卷二二一,玄宗开元三年。

    ④《旧唐书》卷四○《地理志》三,《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①《新唐书》卷二一八《沙陀传》。

    ②《资治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四载。

    ③《册府元龟》卷九五六《外臣部·种族》,《唐会要》卷九八《回纥》、卷一○○《葛逻禄》。①颜真卿:《康阿义屈达干碑》,《全唐文》卷三四二。

    ②《通典》卷一九九《边防十五·同罗》。

    义屈达干、阿史那承庆等,当为徙入河北地区的突厥部酋。又,从安禄山反者还有阿史那从礼所率突厥、同罗、仆骨五千骑,后自长安遁归朔方,其中之突厥骑士,即为南徙“朔方河南之地”后突厥部。此后史籍中只有一些有关突厥的零星记载,据《通鉴》等透露,开成二年(837)居于振武的突厥有一百五十帐反叛,“剽掠营田”,但很快被击破。③此外,后突厥在散亡中,走依吐蕃、突骑施、中亚诸国者也大有其人。

    如西迁中亚、西亚的突厥人,其后裔在阿富汗、土耳其等地曾建立过政权。④③颜真卿:《康阿义屈达干碑》。

    ④《资治通鉴》卷二四五,文宗开成二年。

    第二节铁勒族类及早期分布铁勒,战国秦汉时称“丁零”,为匈奴所役使,故史称其“本匈奴别种”⑤,或讹为“匈奴之苗裔”①。北魏时号“高车部”,或称“勅勒”,后讹为“特勒”、“铁勒”。

    其种类最多,“自西海(今咸海)之东,依据山谷,往往不绝”③。分布于独乐河(今蒙古土拉河)以北的有仆骨、同罗、韦纥(即唐代的回纥,韦纥、袁纥、乌护、乌纥均为初称)、拔也古、覆罗、蒙陈、吐如纥、斯结、浑、斛薛等部;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今天山),则有契弊(即契苾)、薄落职、乙咥、苏婆、那曷、讙、纥骨、也咥、于尼讙护等部;金山(今阿尔泰山)西南有薛延陀、咥勒儿、十槃、达奚等部;康国(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一带)北,傍阿得水,则有诃咥、曷■截、拨忽、比干千、具海、曷比悉、何嵯苏、拔也未渴谒达等部;得嶷海(今里海)东西有苏路羯、三索咽、蔑促、萨忽等部;拂林(即东罗马帝国)东则有恩屈、阿兰、北褥九离、伏嗢昏等部;北海(今贝加尔湖)南则有都波等部。诸部分隶于东西突厥;自突厥立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②。

    铁勒种类如此之多,早期分布如是之广,很难认为其诸部来自同一源流。契苾、薛延陀的崛起和迁徙隋文帝开皇末年,晋王杨广北征,时占据漠北的西突厥步迦可汗(即达头)被隋军击破,臣隶于西突厥的铁勒漠北诸部亦因此多有离散。大业元年(605),西突厥击金山、白山等地带的铁勒,并滥诛薛延陀等部魁帅数百人,因而激起铁勒反抗,共拒处罗,推契苾部酋长俟利发俟斤契苾哥楞为易勿施莫何可汗,建牙帐于贪汗山(今新疆博格多山),并立薛延陀酋长乙失钵为小可汗。“莫何勇毅绝伦,甚得众心,为邻国所惮,伊吾、高昌、焉耆诸国悉附之”④。不久,哥楞慑于西突厥强大,去可汗号,复隶于突厥。隋末,徙部于热海(今中亚伊克塞湖)附近。

    唐高祖武德初年,薛延、契苾、回纥、都播、骨利干、多滥葛、仆固、拔野古、同罗、浑、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霫等十五部,“散布碛北”。回纥等六部在郁督军山(今蒙古杭爱山东支)者,隶于东突厥始毕可汗,薛延陀等在金山者,西臣于西突厥统叶护可汗。①贞观二年(628),西突厥大乱。薛延陀乙失钵之孙夷男,率七万帐东依颉利可汗。时值东突厥衰落,夷男反攻颉利大胜,铁勒共推夷男为主。三年(629),唐太宗为联合铁勒夹击颉利,遂册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建牙郁督山下。四年(630),东突厥破灭,朔塞空虚,夷男继续东迁,据有颉利⑤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五册。

    ①《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铁勒传》。

    ②③《隋书》卷八四《铁勒传》。

    ④《北史》卷九九《铁勒传》,《隋书》卷八四《铁勒传》,《通典》卷一九九。①《册府元龟》卷一○○○《外臣部·强盛》。

    故地,徙牙帐于独乐水之阴(今土拉河南)。至是,薛延陀有胜兵二十万,辖境东至室韦(在今额尔古纳河流域),西至金山,南至东突厥降唐部落,北抵瀚海(今贝加尔湖)。②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诸大部落皆属焉”④。

    铁勒诸部“并为州郡”

    自贞观十五年(641)起,薛延陀数南下入寇。十九年(645),夷男死,其子拔灼引兵寇河南,唐将执失思力大败拔灼于夏州,俘其众数万,拔灼轻骑遁走,第二年被回纥攻杀。继立之伊特勿失可汗降于唐大将李绩。至是,薛延陀破灭。

    因薛延陀破亡,“铁勒百余万户”,“远遣使人,委身内属,请同编列,并为州郡”③。贞观二十一年(647)正月,太宗即其部落设置十三个羁縻府州:瀚海府(在今蒙古朱尔马台河畔),以回纥部置;金微府(在今蒙古肯特省一带),以仆固部置;燕然府(在今年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以多览葛部置;幽陵府(在今蒙古东方省一带),以拔野古部置;龟林府(在今蒙古格勒河流域),以同罗部置;卢山府(在今蒙古杭爱山东南一带),以思结部置;皋兰州(在今蒙古土拉河东),以浑部置;高阙州(在多览葛、同罗北),以斛薛部置;鸡鹿州(在同罗东北),以奚结部置;鸡田州(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北),以阿跌部置;榆溪州(在今蒙古中戈壁省),以契苾部置;■林州(初在今内蒙境,后侨治凉州),以思结部置;置颜州(在今内蒙大兴安岭西南至蒙古东方省一带),以白霫部置。①随后内属的铁勒其他部落,也都先后设置羁縻府州:以骨利干部置玄阙州(在今贝加尔湖一带);以结骨部置坚昆府(在今叶尼塞河上游地带);以俱罗勃部置烛龙州(在今西伯利亚赤塔东);以薛延陀余部置溪弹州(在今阿尔泰山东南);分薛延陀余部置祁连州(在今宁夏境);以薛延陀南徙部落置达浑都督府(侨治宁朔县,在今陕西靖边东北),以领溪弹等五州;以白霫别部置居延州(在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北)。

    羁縻府州是即蕃人部落而设,故从以上铁勒州府分布可知诸部落所在。

    后突厥汗国建立后,在漠北的铁勒诸部不堪突厥的奴役,回纥、契苾、思结、浑四部中主支率先度碛,徙于甘、凉二州之间。同罗、霫等继至,诏置大武军(在今山西朔州)北。由之在内地沿边州县出现了大批铁勒侨治羁②④《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铁勒传》。

    ③《新唐书》卷二一七下《回鹘传》附《薛延陀传》。

    ①《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二十年。

    縻府州:多览葛所置燕然州都督府,侨治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奚结所置鸡鹿州,侨治回乐县;浑部所置东皋兰州,侨治鸣沙县(今宁夏青铜峡西南丰安故城);掘罗勿部所置烛龙州,侨治温池县(今宁夏盐池西南);仆骨部所置金微府改称仆固都督府,侨治朔方县(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回纥瀚海府、契苾贺兰府、思结卢山府、浑皋兰州,侨治凉州境。①等等。

    回纥的兴衰及其民族的迁徙铁勒回纥部,汉时称“乌揭”。南北朝时游牧于独乐河(今蒙古土拉河)以北者称“袁纥”,为东部“高车六部之一”;散处于伊吾以西、焉耆以北者称“乌护”。至隋曰“韦纥”。唐武德初年以后,称“迥(回)纥”。至元和四年(809),其可汗改称回纥为“回鹘”,“义取回旋轻捷如鹘也。”①薛延陀破灭后,回纥一跃而为铁勒最大部落。贞观二十一年(647),其酋长药罗葛吐迷度被太宗委任为怀化大将军和世袭瀚海府都督,又“自称可汗”,“一似突厥”,自是回纥日渐兴盛。天宝三载(744),回纥击破后突厥后,其领袖药罗葛骨力裴罗被玄宗册为怀仁可汗,遂借大唐声势,统一漠北,强大的回纥汗国由是崛起。

    回纥汗国在与唐修好、联姻、受唐册封的同时,并综合了部分突厥民族和东部铁勒诸部。回纥本部,原有九大姓氏,一曰药罗葛,二曰胡咄葛,三曰啒罗勿,四曰貊歌息讫,五曰阿勿嘀,六曰葛萨,七曰斛嗢素,八曰药勿葛,九曰奚爱邪勿,号为回纥“内九姓”。后破突厥拔悉密、葛逻禄,遂“总十一姓,并置都督,号十一部落”②。其实,后突厥其他余部留居故地者,亦应为回纥所融合,这从留居者罕见于史籍记载可以推知。①又,唐初散居漠北的铁勒至少有十三部,玄宗之后,除少数部酋(如浑部酋长浑释之、浑瑊父子,阿跌部酋长阿跌良臣、阿跌光进父子等)入居内地为官,因而演变为“蕃将世家”外,多数人则与回纥融为一体,并有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阿布思、骨仑屋骨恐等八部同回纥组成“回纥外九姓”。还有未列入“外九姓”的■跌(即阿跌)部,其都督世为回纥宰相,且于贞元十一年(795)后,取代药罗葛氏为回纥可汗。这种铁勒诸部回纥化的现象十分普遍,以至于唐后期罕有铁勒民族的记载;史籍中偶尔出现的铁勒诸姓部人,在讲其族属时,每冠以“回纥(鹘)”出身。其他民族归化回纥者,如突厥、昭武九姓人,乃至汉人,也无不如此。如是大规模地综合西北诸民族的情况,①《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二十年。

    ①《新唐书》卷四三下《羁縻州》、卷一一○《契苾何力传》、卷二一七上《回鹘传上》,《旧唐书》卷一○三《王君传》,《太平寰宇记》卷一九八《白霫国》,《全唐文》卷一八七《契苾明碑》等。②《北史》卷九九、《隋书》卷八四、《旧唐书》卷一九九下《铁勒传》。并见两《唐书》回纥传等。又据《册府元龟·外臣部·褒异》,唐前期已有称回纥为“迴鹘”(贞观二十二年)、“回鹘”(天宝四载)者,这里姑且存疑。

    ①《新唐书》卷二一七上《回鹘传》上。

    致使回纥汗国时期(744—840)的回纥民族分布范围极为宽广:西起伊丽河(今伊犁河)流域,东到东可敦城(今蒙古乔巴山市西)东;北至小海(今贝加尔湖)以北,南与唐接;可汗牙帐置于乌德鞬山(今蒙古杭爱山)东端,即今蒙古鄂尔浑河畔,可汗行宫建在剑河(今叶尼塞河)上游,即今俄罗斯沙戈纳尔。

    文宗开成四年(839),由于上层内讧和自然灾害,回鹘②急剧衰落。第二年,黠戛斯(即结骨)十万铁骑攻破回鹘都城(即牙帐所在),杀其可汗,诛其宰相,立国百年的回鹘政权至是灭亡。其民族也由是分五支南下、西迁。南下者两支:一为特勤嗢没斯等所率残部;另一支为新立之乌介可汗所统部众。

    嗢没斯系被黠戛斯所杀的厔馺可汗的兄弟,开成五年(840),与宰相赤心、仆固和特勤那颉啜各率其众抵天德军(在今年蒙五原县境)塞下,请求内属。朝廷一方面要求边将不得邀功生事,另一方面运粮二万斛赈济温没斯所领饥民。次年三月,嗢没斯约天德军使田牟诱杀“桀黠难知”的赤心和仆固。那颉啜收赤心部众七千帐东走横水(在今内蒙杭锦旗西北),后来在东窥幽州(今北京)时,被节度使张仲武击破,尽收其众数万人,分遣于诸道节度使下听用。而嗢没斯则于同年四月率其国特勤、宰相等二千二百余人降唐。不久嗢没斯入朝,天子以其部为归义军,授嗢没斯归义军使。嗢没斯请置家太原(今山西太原),与诸弟为唐捍边。八月,皇上赐嗢没斯姓名曰李思忠。后来李思忠与归义军副使爱弘顺(爱邪勿赐名)等统回纥、契苾、吐谷浑、沙陀兵讨击乌介,所至立功。其后人于唐末五代附李克用父子,复置家太原,思忠孙彦图官拜太原少尹。①乌介可汗本名乌希,王子出身,于会昌元年(841)被部众拥立为可汗后,南下保错子山(在今内蒙杭锦后旗乌加河北三百余里处)。由于乌介骚扰唐朝边民,侵逼振武(在今内蒙和林格尔县西北)军镇,并劫持和亲公主,遂遭至唐军讨击,杀胡山(又称黑山,在今内蒙和林格尔以北)一战,大败乌介,斩首万级,收降两万余人。乌介仅统三千多人遁走黑车子(室韦)。会昌六年(846),乌介为其宰相所杀,其弟遏捻继立,复有五千多人。宣宗大中初年,又为张仲武和黠戛斯所破,其众或降,或为黠戛斯收归碛北,或散匿山林②。

    据上述材料,回鹘南下两支十余万众,多数降唐,并被配隶诸道。唐末五代时,河东、河北地区的一些回鹘出身的节度使和大将,即为南迁回鹘的后人。

    多数回鹘人则分三支西迁。《旧唐书·迴纥传》称:宰相馺职“拥外甥庞特勤及男鹿并遏粉等兄弟五人、一十五部西奔葛逻禄,一支投吐蕃,一支投安西”。《新唐书·回鹘传》则认为,投奔吐蕃、安西的两支为回鹘“残众”,这就是说,西迁主支为入葛逻禄的十五部。

    应指出的是,这里的葛逻禄与回鹘十一部中的葛逻禄不同。十一部中的葛逻禄是指原隶于东突厥车鼻可汗、永徽元年(650)被高宗迁入郁督军山者。②突厥见于中晚唐、五代、宋初文献的,只有一些零星记载,这里不赘。①元和四年(809)回纥改称回鹘,以下均称回鹘。

    ②两《唐书·迴(回)纥(鹘)传》,《册府元龟》卷九四六《外臣部·褒异三》,《资治通鉴》卷二四七、卷二四八。

    而庞特勤十五部主支徙入之葛逻禄,则是未曾东迁者。西部葛逻禄先隶于西突厥、突骑施,尔后于肃宗至德中(756—757)寖盛,徙入西突厥十姓故地,并“与回纥争强”。因其同回纥为夙敌,故庞特勤徙入时,势当有很大纷争。由于史籍缺载,我们很难确知其详。近年学者考证,迁入葛逻禄的回鹘后裔,曾于十世纪中叶在葱岭以西建立强大的喀喇汗王朝,其辖境包括中亚的怛逻斯、讹打喇和我国新疆的喀什、莎车、于田、和田等广大地区。喀喇汗王朝汗族因自己原为中国漠北民族出身,故常以“桃花石”(即中国)名其国家,并自称“桃花石汗”。①关于庞特勤十五部中的“残众”迁入吐蕃,实际上主要是指迁入处于吐蕃统治之下的河西走廊地区。据《新唐书·回鹘传》载:宣宗大中(847—859)时,庞特勤“已自称可汗,居甘州,有碛西数城”,且同唐互有使者往来,天子册封庞特勤为“怀建可汗”。按:早在武周时代,就曾有漠北回纥徙入甘、凉二州,所以庞特勤部人的到来,如鱼得水,并乘吐蕃之衰,遂以甘州为中心,将势力扩展到肃(今甘肃酒泉)、瓜(今甘肃安西)、沙(今甘肃敦煌)、凉、兰(今甘肃兰州)、秦(今甘肃秦安西北)等州①。而此地的世家大族(如瓜、沙二州的张、曹家族),慑于甘州(或称河西)回鹘的强大,都不得不以附庸地位隶于可汗。甘州回鹘自大中年间立国,相继传袭十汗,政权延续近两百年。

    西迁安西者,是指徙入安西部护府所辖西州(治高昌)等地,贞观十四年(640)至显庆三年(658)的安西部护府治所就置于此。回鹘“残众”迁至后,曾于此建国,史称“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然而,《新唐书·回鹘传》谓:“有特庞勒(按,即庞特勤)居焉耆城,称叶护,余部保金莎岭(今阿尔泰山),众至二十万。”这就是说,这支回鹘最初的政治中心在原为安西四镇之一的焉耆镇,其部众分布虽广,但西州并不为其所有。懿宗咸通七年(866)二月,归义军(在沙州)节度使张议潮奏报朝廷说:北庭回鹘大酋仆固俊击吐蕃,“克西州、北庭、轮台、清镇等城。”②这条史料清楚地表明庞特勤将政治中心自焉耆移于西州,则是在其部众西迁二十年之后的事情,其部称“高昌回鹘”,也只能是在这之后而不可能在此之前。史阙五代时的“西州回鹘”与中原皇朝的具体交流记载,仅云其人“尝见中国”①。综上,西迁三支回鹘,根据最后定居地域的差异,入葛逻禄者,因活动于葱岭西楚河一带,被称为葱岭西回鹘;入安西、北庭境者,最后形成高昌(或西州)回鹘;入河西走廊者,因建牙甘州,史称甘州(或河西)回鹘。而这三支回鹘的奠基人,从诸史籍记载看,都集庞特勤于一身:或云庞特勤率十五部奔葛逻禄,或称其为叶护居焉耆,或讲他称可汗居甘州;这说明庞特勤不仅是回鹘西迁行动的组织者,且是西迁后形成的三地区回鹘的共主。①两《唐书·迴(回)纥(鹘)传》,《册府元龟》卷九四六《外臣部·褒异三》,《资治通鉴》卷二四七、卷二四八。

    ①魏良弢:《关于喀喇汗王朝的起源及名称》(《历史研究》,1982年第2期);并见林幹《突厥史》第二章。

    ②《新五代史》卷七四《吐蕃传》、《回鹘传》;林幹:《突厥史》。

    ①《资治通鉴》卷二五○,懿宗咸通七年。

    第三节吐蕃的昌盛和吐谷浑、党项等民族的内徙吐蕃的兴起和扩张吐蕃是今天我国藏族的祖先,又是公元七至九世纪于青藏高原建立的受唐册封的古藏人的政权名。

    早在新石器时代,青藏高原上就有人类居住。东汉时,诸多西羌部落,如越巂羌(即牦牛部)、发羌、唐旄羌等先后徙入今西藏地区,并逐渐同当地土著居民孟族融合。至隋时,在今西藏和青海西南等地分布着苏毗(在今藏北和青海西南)、羊同(在今藏西北)、女国(在今藏西、葱岭南)、附国(在今川西和西藏昌都地区)、牦牛部(在今西藏山南地区)等羌人部落和政权。其中,以牦牛部落建立的吐蕃政权实力最强。约在隋末唐初,吐蕃赞普(即国王)朗日论赞兼并了苏毗。其子松赞干布即位后(629—650年在位),又征服了羊同,进而统一了西藏高原,定都逻些城(今拉萨)。贞观八年(634),遣使与唐通好。十五年(641),太宗以宗女文成公主出嫁赞普。自是唐蕃结甥舅之好,“和同为一家”。两百年间,新赞普继位,必得请唐天子“册命”,否则就不是名正言顺的君王。②然而,吐蕃在接受唐朝册封的同时,并未稍减向外扩张的势头,不仅破灭与其接壤的诸羌胡政权,而且入侵唐朝边州和羁縻府州。

    高宗龙朔三年(663),吐蕃发兵大破吐谷浑,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唐宗女,诺曷钵妻)引残部遁走凉州。咸亨元年(670),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切吉平原)一战,唐军大败,吐蕃“遂灭吐谷浑”①,并进而攻占唐以党项等羌所置羁縻州三十和龟兹拨换城(又称威戎城,即今新疆阿克苏),致使唐“安西四镇并废”②。由于不断对外侵伐,吐蕃版图日益壮阔,至永隆元年(680),“东与凉、松、茂、嶲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汉、魏以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③“安史之乱”中,朝廷尽征河西、陇右、朔方诸镇兵入靖国难。因此,乾元(758—759)以后,吐蕃乘唐西北边防无备,遂攻占唐凤翔以西、邠州以北数十州之地。乃至广德元年(763)一度攻入长安。建中四年(783),双方约和,于清水会盟中正式划界:泾州以西至弹筝峡西口,陇州西至清水县,凤州西至同谷县,剑南西山、大渡河东,为唐界;兰、渭、原、会四州为吐蕃守镇;西至临洮、东至成州,抵剑南西界磨些诸蛮、大渡河西南,为吐蕃界。又在黄河以北、故新泉军以北至大碛、以南至贺兰山骆驼岭置“闲田”,作为唐蕃在北段边界和缓冲地。①简言之,这条唐、蕃新界,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即北起贺兰山以北,沿贺兰山南行,经六盘山和今甘肃清水、成县,再西南至大渡河,东为大唐,西则吐蕃。

    唐、蕃新界划分,表明吐蕃民族的分布,早已超越了其初兴时的青藏高原的局限,不仅拥有唐前期的西域地区,而且扩张到唐帝国的关内道到剑南②《新五代史》卷七四《回鹘传》。

    ①《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资治通鉴》卷二四六,武宗会昌二年。②《册府元龟》卷一○○○《外臣部·亡灭》。

    ③《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①《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西川一带。

    晚唐时期,吐蕃内讧势衰,唐朝乘机收复了河西陇右的一些“陷蕃百余年”的失地。但其昌盛时北徙东迁的吐蕃居民并没有完全返归故土,如今甘肃天祝县的藏胞自称“蕃蕃”,疑即唐代吐蕃民族之余绪。

    吐谷浑亡国前后的民族分布吐谷浑原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初年,游牧于今辽宁锦县西北一带。约在西晋武帝太康四至十年(283—289),酋长吐谷浑因与弟慕容廆争牧场结怨,遂愤而率部千余家西走。②初徙今内蒙阴山地区,“永嘉之乱”时(291—306),“始度陇而西,其后子孙据有西零(今青海西宁)已西东甘松之界(即今甘南一带),已西极乎白兰数千里(今青海都兰一带)”①。其孙叶延时,“自谓‘曾祖奕洛韩(即慕容涉归)始封昌黎公,吾为公孙之子,案礼公孙之子得以王父字为氏’;遂以吐谷浑为氏焉”②。自是吐谷浑既为族称,亦为政权称号。叶延六传至阿豺时(417—426年在位),“兼并羌狄,号为强国”③。阿豺又九传至夸吕(535—591年在位),“始称可汗”,“地兼鄯善、且末”,建都伏俟城④。大约在夸吕时,以鲜卑和诸羌为主体,综合境内其他民族,基本上形成了吐谷浑民族。

    隋开皇十一年(591),夸吕卒,子世伏、伏允先后继立,并复以慕容为姓。炀帝以吐谷浑阻遏西域通道,遂于大业五年(609)

    的西巡中,一举击破吐谷浑,伏允遁走党项,“部落来降者十余万口”,“其故地皆空”。于是吐谷浑民族分布地“自西平临羌城(今青海湟源东南)以西,且末以东,祁连(今祁连山)以南,雪山(今阿尼玛卿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置郡县镇戍,发天下轻罪徙居之”⑥。吐谷浑亡国不久,就值隋末大乱,慕容伏允乘机复国,“悉收故地”⑤。唐建立后,伏允一面贡使不绝,一面连年内寇。贞观九年(639),太宗派李靖等大破吐谷浑,伏允遁走中自尽。其子顺降唐后不久,又为臣下所弑。太宗册立顺子诺曷钵为河源郡王、乌地也拔勤豆可汗,并以宗女弘化公主妻之。诺曷钵事唐恭谨,同唐建立了极为亲密的依附关系。而强邻吐蕃,因赞普尚文成公主,亦同吐谷浑通好共处。

    高宗永徽元年(650),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卒,其孙以幼年即位,大权旁落大论(宰相)禄东赞之手。禄东赞极力奉行对外扩张政策。显庆元年(656)出兵击败白兰羌(分布于今柴达木盆地)。龙朔三年(663),吐谷浑大臣素和贵叛逃吐蕃,泄漏吐谷浑虚实。于是,吐蕃发兵大破吐谷浑,诺曷钵偕公主率数千帐弃国走凉州,“请徙居内地”。

    吐谷浑既亡,故地尽没于吐蕃。其族除部分内徙,多数则为吐蕃役属。

    ②《册府元龟》卷九八一《外臣部·盟誓》。

    ①吐谷浑西迁时间,说法不一,此据周伟洲:《吐谷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②《晋书》卷九七《吐谷浑传》。

    ③《北史》卷九六《吐谷浑传》。

    ④⑥《通典》卷一九○《边防六·吐谷浑》。

    ⑤《隋书》卷八三《吐谷浑传》。

    吐蕃为统治该族,立吐谷浑王子为王,并以吐蕃公主嫁之。①吐谷浑王及臣民则要向吐蕃履行交纳苛重的贡赋和服兵役的义务。作为吐蕃的附庸,只领有今青海湖西和柴达木盆地的部分荒凉地带。后来,吐谷浑族屡有迁徙,留下来的或归化于吐蕃族,或同其他民族组合为今天的土族。

    内徙的吐谷浑,分布区域极为宽广,西自河西走廊,中经灵、丰、夏、延、朔、蔚、潞、岚等州,均有吐谷浑人的活动足迹。其基本情况如下:其一、唐高宗置安乐等州以处吐谷浑王室。

    诺曷钵奔凉州后,一度图谋复国,因而于咸亨三年(672)在唐援助下,徙居鄯州浩门河(今青海大通河)南。可是终非吐蕃对手,不久即退至灵州。高宗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②后因部众增多,又增置长乐州。诺曷钵的后人如慕容复等袭该州刺史直到德宗贞元十四年(798)以后。①而袭安乐州刺史也有八十余年,直到安史乱后,“吐蕃复取安乐州”,残部再东迁至朔方(今陕西靖边)、河东(今山西),其族称也发生变化,“语谬为‘退浑’”②。

    其二、武则天以归德等州安置后至吐谷浑降人。

    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吐蕃大相论钦陵(禄东赞子)为赞普所攻,兵败自杀。钦陵弟赞婆率部千余人内降,则天命他领众镇守洪源谷(在今甘肃武威东南、古浪西北)。钦陵子论弓仁亦以所统吐谷浑七千帐来降。接踵又有吐谷浑部落一千四百帐内附。③弓仁等所领近万户吐谷浑落脚何处,史籍语焉不详。但《拨川郡王碑》为我们提供了线索。拨川郡王乃论弓仁卒后追封爵号。碑云“自公拔身向化,首变华风;泽、潞之间,始见戎州矣开元五年(717),兼归德州都督”④。碑文说明圣历二年的吐谷浑降户被安置于河东道的泽、潞二州之间和关内道的党项归德州。按,归德州侨治于银州。论弓仁降后,于银州、长安两处置家,故其子孙“因家”于“自银州至于京兆”⑤。弓仁之所以置家于银州,当因其所统吐谷浑部落的多数被安置于此。又,银州还是内徙党项的集中居地,归德州初置,就是为内迁党项而设。论弓仁既为归德州都督,正说明其所统吐谷浑降人至少有一部分被安置于此。归德州为羁縻州,而羁縻州的都督刺史均为世袭,故论弓仁的孙子论惟清就曾世袭归德州都督府都督。⑥安史之乱爆发后,论氏家族曾率部落兵自银州等地南下勤王。①至于安置于泽、潞一带的吐谷浑部落,从晚唐时期泽潞节度使刘从谏(825—843年在镇)一次就屠杀吐谷浑豪族三百余家②,可知徙居该地的吐谷浑人亦不在少数。除归德州外,还至少有两个羁縻州系为内徙吐谷浑而设。一曰浑州,为高宗仪凤中(676—679)以自凉州而至的吐谷浑所置,①《旧唐书》卷一九八《吐谷浑传》。

    ②王尧、陈践:《敦煌吐蕃历史文书》。

    ①《资治通鉴》卷二○二,高宗咸亨三年。

    ②《册府元龟》卷九六七《外臣部·继袭》。

    ③《新唐书》卷二二一上《吐谷浑传》。

    ④《资治通鉴》卷二○六,则天后圣历二年。

    ⑤张说:《拨川郡王碑》,《全唐文》卷二二七。

    ⑥吕元膺:《论惟贤碑》,《全唐文》卷四七九。

    ①常衮:《授论惟清朔方节度副使制》,《全唐文》卷四一三。

    ②《论弓仁传》附《论惟贞传》,并见《论惟贤碑》,《新唐书》卷一一○。侨治于延州金明县(今陕西安塞东南旧安塞)西境,且设有以“羌部落”、“閤门”为名的两个军府(即折冲府)③。二曰宁朔州,以代宗时(762—779)内属之吐谷浑部置,侨治于朔方县城(今陕西靖边白城子),有户三百七十四④。后来郭子仪将宁朔州吐谷浑徙于夏州以西地区。⑤吐谷浑内徙者,一般是先至河西走廊的凉、甘、肃、瓜、沙等州,再陆续迁往内地。对同一支年徙者的多次安置,侦朝廷不胜其烦。因此,圣历三年(700),武则天曾采纳凉州都督郭元振的意见,诏使吐谷浑降附“即其所置之,因所投而居”⑥。故凉、瓜、沙、甘、肃诸州多有吐谷浑部落,并置有隶于凉州都督的吐谷浑羁縻州——閤门州都督府。⑦此外,吐谷浑部落中还有先奔后突厥复又投唐者。如开元三年(715),吐谷浑大首领慕容道奴与高丽莫离支高文简、■跌都督■跌思泰等,“合万余帐”,相继自后突厥远来附唐,玄宗“诏内之河南”(今河套南),并授道奴左威卫将军兼刺史、封云中郡开国公①。道奴既擢部落刺史,表明朝廷当即其部落置羁縻州。其部落既被置于河套以南地带,其州亦应在该处。

    其三、吐谷浑赫连铎等部与代北沙陀的争夺。

    文宗开成元年(836),生退浑(谓新附的吐谷浑)赫连部三百帐诣丰州内属,文宗命振武节度使刘沔以善地处之。后沔徙镇太原,赫连部又迁至云州境。时云州浑河川和蔚、朔、岚、石等州及以西的振武、天德军、夏、银、绥等州均散处有吐谷浑部落。赫连部进入这一带后,如鱼归渊,很快形成此地区强大的吐谷浑实力集团,并同本地区的沙陀李国昌、李克用集团发生正面冲突。酋长赫连铎在朝廷的支持下,一度于广明元年(880)大败沙陀,李国昌、李克用父子遁走鞑靼。鞑靼原为突厥统治下的部落,唐末游牧于漠南一带。李克用等既被逐出,赫连铎遂以朝命为大同军节度使,称雄代北。参预讨沙陀的吐谷浑另一酋长白义诚亦授蔚州刺史。但不久,李克用东山再起,中和三年(883),以镇压黄巢起义、收复长安殊功拜河东节度使。于是,两支蕃人势力争霸代北的战火重又点燃。自昭宗大顺元年(890)至乾宁元年(894),彼此攻战历时四载,李克用“大破吐谷浑,杀赫连铎,擒白义诚”②。自是赫连部衰微,残众散处蔚州地区。

    五代时的吐谷浑,处并、镇、蔚、忻、代等州,先后被后唐、契丹役属。后汉刘知远杀其首领白承福及大姓赫连海龙、白可久、白铁匮等,“其羊马赀财巨万计,皆籍没之”,“吐谷浑遂微,不复见”①。

    此外,晚唐时因吐蕃政权瓦解,分布于柴达木盆地的吐谷浑获得了自立的机会,而侨居河西走廊的吐谷浑由是有迁归故土者②。又,党项拓跋(李)氏、折氏于唐末五代兴起于夏、绥、银、府等州,在这些州同党项杂处的吐③《新唐书》卷二一四《刘从谏传》。

    ④《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一、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⑤《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

    ⑥《新唐书》卷二二一上《党项传》。

    ⑦《新唐书》卷二二一上《吐谷浑传》。

    ①《旧唐书》卷四○《地理志》三,《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②《册府元龟》卷九七四《外臣部·褒异一》。

    ①《资治通鉴》卷二五九,昭宗乾宁元年。

    ②《新五代史》卷七四《党项传》。

    谷浑人,则融合于当地统治民族——党项之中。

    党项的内属、迁徙和分布党项,“三苗之裔”,“西羌之别种”③。魏晋时,其族微弱,及北周灭宕昌、邓至等羌,“党项始强”④。

    隋时,党项分布地“东接临洮、西平,西距叶护,南北数千里,处山谷间”⑤。

    唐时,党项东界扩及松州。⑦党项的种族,隋时有宕昌、白狼等羌,“皆自称猕猴种”⑧。按,吐蕃亦自谓猕猴种,可见党项与吐蕃同源。唐和五代时的党项,以姓别为部,一姓又分出若干小部落,大者万骑,小者数千,不相统一。其著姓有细封、费听、往利、颇超、野辞、房当、米禽、拓跋、折氏等,“而拓跋最强”⑥。从其种族包容宕昌、白兰诸羌,而且“以姓别为部”和“不能相统”的情况,可知党项羌为隋唐时西羌之总称。党项诸羌初臣于吐谷浑,后为吐蕃役使。自贞观元年(627)始,党项诸部相继内属,朝廷即其部落设置为放极多的羁縻府州,并擢其部酋为世袭都督刺史。这些府州主要有:轨州都督府(在今四川阿坝附近),贞观三年(629)以细封步赖部置。

    领县四。①崌、奉、岩、远州(在今四川松潘西),贞观元年(627)至五年置。②河曲(今青海东南黄河曲流处)十六州,贞观五年(631)以内属河曲党项三十万口置。③懿、嵯、麟、可等三十二州(在今四川若尔盖与南坪交界处岷山一带),为贞观初和以后陆续置。并设西戎州都督府,以拓跋赤辞为都督,领懿等三十二州。④以上二府五十二州皆隶边州松州都督府。但实际上,松州都督所领党项府州远不只这些。据《新唐书·羁縻州》载,唐前期松州都督管党项州多达七十一个。然而这个数字仍不确切,据天宝十二载(753)的版籍所记,松州府有党项州一百零四,“其二十五州有额户口,余七十九州皆生羌部落,或臣或否,无州县户口,但羁縻统之”⑤。此外,陇右道的秦、成二州山谷地带置有马邑州(开元二十七年置);临州有保塞州;洮州有党项密恭县;叠州有党项安化、和同县,又有宕、津、序、壹、枯祐、嶂、王、盖、立位、桥等党项州,并隶于叠州都督府。此外,剑南道西部白兰狗羌于武德六年(623)内属,第二年,以其地置维、恭二州;高宗永徽五年(654),特浪③唐长孺:《关于归义军节度使的几种资料跋》,《中华文史论丛》第1辑。④《册府元龟》卷九五六《外臣部·种族》。

    ⑤⑦《旧唐书》卷一九八《党项羌传》。

    ⑥⑧《隋书》卷八三《党项传》。

    ①《新唐书》卷二二一上《党项传》,《新五代史》卷七四《党项传》。②《旧唐书》卷一九八《党项羌传》。

    ③《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④《册府元龟》卷九一七《外臣部·降附》。

    ⑤《唐会要》卷九八《党项传》。

    生羌卜楼部和冻就部内属,以其地为剑州,于此前后,这一地区还置有西雅、娥、拱等羁縻州。①松赞干布之后的吐蕃,频繁出击吐谷浑和党项诸羌。显庆元年(656),侵占白兰羌地(今青海柴达木盆地),又破吐谷浑国、白狗、舂桑(在今青海果洛、四川阿坝一带)等羌,“并为吐蕃所破”②。至永隆元年(680),“尽收羊同、党项及清羌之地,东与凉、松、茂、嶲等州相接”③。由之,导致大量的党项羌州的废弃和诸多党项羌人的内徙。如乾封二年(667)至咸亨二年(671),因吐蕃入寇,隶于松州府的都、流、厥、调、湊、般、匐、器、迩、锽、率、差、蚕、黎等十四个党项州被迫废弃。安史之乱后,吐蕃陷河陇,松、叠二州以南的懿、盖、嵯、诺、嶂、祐、台、桥、浮、宝、玉、位、儒、归、恤诸州及西戎、西沧、乐容等州府,“皆内徙,余皆没于吐蕃”④。内徙党项大都被安置于灵、庆、银、夏四州境内。据《新唐书·地理志》卷七载,侨治于以上四州的党项州共五十一,府十五:兰池州都督府。神龙二年(706),改六胡州置,后为宥州,处党项拓拔部,唐末拓拔思恭勃起于此。初隶灵州都督府。

    相兴州都督府。初隶庆州都督府,后隶灵州都督府。

    永平、旭定、清远、忠顺、宁保、静塞、万吉等七都督府。永泰元年(765)置。隶灵州都督府。

    乐容都督府。领东夏州。隶灵州都督府。

    静边州都督府。贞观中,以拓拔部置,初在陇右,天授三年(692)后侨治庆州境,复侨治银州。领布、北夏、思义、思乐、昌塞、吴、朝,归、浮、祐、卑、西归、嶂、■、开元、归顺、淳、乌笼、恤、嵯、悦、盖、迴乐、乌掌、诺等二十五小州。徙银州后,领小州十八。隶灵州都督府。

    芳池州都督府。以野利部置。初侨治庆州怀安县(今甘肃华池西北怀安镇),后徙绥(今陕西绥德)、延(今陕西延安)。领宁静、种、玉、濮、林、尹、位、长、宝等九小州。

    宜定州都督府。本安定州,后更名。以拓拔、野利等部置。初侨治庆州,后于代宗时与芳池州并徙绥、延二州。领党、桥、乌、西戎、野利、米、还等小州。

    安化州都督府。以拓拔部置。侨治庆州境。领永利、威、旭、莫、西沧、琮、儒等七小州。⑤又,宝应元年(763)十二月,党项归顺、乾封、归义、顺化、和宁、和义、保善、宁定、罗云、朝凤等十州部落,“并诣山南西道都防御使、梁州刺史臧希让请州印”①。希让奏报朝廷,并满足了这些部落的要求。日本学者有人认为,这十州是指天授三年(692)所置朝、吴、浮、归等州。①国内学者中则有人认为,十州指长寿元年(692)二月由吐蕃境内党项部落万余人内①《旧唐书》卷四一《地理志》四。

    ②《旧唐书》卷四一《地理志》四,《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③《唐会要》卷九八《党项羌传》。

    ④《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⑤《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①《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卷二二一上《党项传》。①《旧唐书》卷一九八《党项羌传》。

    附置,并考证这十州置于泾(今甘肃泾川县)、陇(今陕西陇县)地区,且由之得出结论:党项州并非只徙于灵、庆、银、夏之境。②因羁縻府州是就蕃人部落所置,所以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府州伴随着部落迁徙而流动,故被人称“行州”,因此羁縻府州的所在地就一定有部落的存在。但这并不是说凡有蕃人部落分布的地方就必有羁縻州之设。

    值得注意的是,内徙党项的人数极多。如武周天授三年(692),党项“内附户凡二十万”,“散居灵、夏间”;肃宗上元元年(760)前,徙处泾、陇二州的党项有十万众。③又,党项在故土时,诸部落间“不相统一”,可是内迁后,由于互相依存,逐渐形成三大部落集团:其一,由野利越诗、野利龙儿、野利厥律、儿黄、野海、野梅悉等部落组成“六府部落”;其二,居庆州者,“号为东山部落”;其三,居夏州者“号(平)夏部落”④。后来平夏部酋拓跋(李)氏统一了党项诸部,并于宋代建立了强大的西夏政权。

    ②冈崎精郎:《唐代党项的发展》,《东方史论丛》第1卷,养德社,昭和二十二年。③周伟洲:《唐代党项》,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④《新唐书》卷二二一上《党项传》。

    第四节东北诸族契丹的分布和崛起契丹和奚同属东胡民族,最初居于漠北,后为匈奴所破,分别保鲜卑山(在今内蒙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和乌桓山(在今辽宁阿鲁科尔沁旗以北)。故二族之先民应为鲜卑、乌桓部落。北魏道武帝拓跋圭初年,为慕容元真所破,遗落“俱窜于松、漠之间”⑤登国三年(388),拓跋圭亲征二族并“大破之”,契丹和奚遂于“逃迸”后“分住”①。契丹分布于潢水流域的东部,奚则居其西边。

    隋时,契丹部落渐众,依托纥臣水(今老哈河)游牧,在“东西亘五百里,南北三百里”的范围内活动②。唐初,其族兴起,“东与高丽邻,西与奚国接,南至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北至室韦”,“地方二千里”③。其君长大贺氏,有胜兵四万,统八个部落,虽臣于东突厥,受其“俟斤”之号,但一有机会,就试图摆脱突厥役属。早在隋开皇五年(885)就曾“悉其众款塞”。开皇末,又有“别部四千余家背突厥”附隋⑤。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内稽部落投唐,天子为置威州以处之。后来,威州侨治营州城中,复又南徙,寄治幽州良乡县④。二年后,别部酋帅孙敖曹求内附,“诏令当州(按,谓营州)城旁安置”⑥。太宗贞观二年(628),酋长摩会率部内属,致使颉利可汗恐惧不安。自是契丹彻底挣脱了突厥的控制,其松漠、乙失革、曲据(即李去闾)等部落相继附唐,太宗特置玄州(侨治范阳鲁泊村)、昌州(侨治昌平清水店)以安之。

    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君长“举部内属”。太宗为置府州,以羁縻之:松漠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内蒙巴林右旗南、西拉木伦河北岸)。以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封无极男,赐氏李。

    峭落州,以达稽部置。

    弹汗州,以纥便部置。

    无逢州,以独活部置。

    羽陵州,以芬问部置。

    日连川,以突便部置。

    徒河川,以芮奚部置。

    万丹州,以坠斤部置-
本章结束
一定要记住丫丫电子书的网址:www.shuyy8.cc 第一时间欣赏《中国通史》最新章节! 作者:中国通史所写的《中国通史》为转载作品,中国通史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中国通史最新章节,而丫丫电子书又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中国通史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中国通史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丫丫电子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中国通史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中国通史介绍:
16K小说网
(电脑小说站)
(手机小说站wap.)